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 首页 > 宏观经济 > 正文

研究报告:华西证券-2023年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点评:基调积极,政策有望继续宽松-230819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23-08-19 20:38:54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孙付,丁俊菘
研报出处: 华西证券 研报页数: 5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760 KB 分享者: 二****b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事件概述
  2023年8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2023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文简称《报告》),相关点评如下:
  核心观点
  央行2023年二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主要有五大看点:
  1)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有基础,但新增挑战依然不少。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央行对于当前经济面临的困难挑战判断较为客观准确,除了“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消费恢复还需时间,民间投资信心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等内需不足问题之外,还新增了“部分行业存在生产线外迁现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等。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2)对于物价,指出当前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8月后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
  3)整体政策基调方面,新增“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货币政策方面,删除“搞好跨周期调节”,改为“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利率方面,删除“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改为“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整体来看,央行透露出的政策基调较为积极,后续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仍有可能。
  4)对于汇率的着墨较多,不仅正文部分新增“必要时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还开辟专栏强调“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应该是对近期人民币较快贬值的回应,我们认为当前央行汇率政策工具箱充足,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
  5)开辟专栏重点讲解商业银行利润水平。央行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要想维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为了维持银行合理的净息差水平,我们判断在6月、8月连续两次降息的情况下,银行负债端(存款利率)也有望进一步下调。
  经济持续恢复有基础,但新增挑战依然不少
  央行认为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有坚实基础,包括经济循环不断通畅、新动能成长壮大、政策效应持续显现。不过也提到经济运行面临新的困难挑战,除了“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消费恢复还需时间,民间投资信心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等内需不足问题之外”,还新增了“部分行业存在生产线外迁现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我们认为央行对于当前经济的判断较为客观准确。
  《报告》指出,下半年经济持续恢复有坚实基础,一是经济循环不断畅通。随着居民收入增长回升、消费场景改善,居民消费将更多转化为企业和劳动者收入,进一步增强消费潜力,形成扩大内需的“正反馈”。二是新动能成长壮大。1-6月以新能源、高技术服务业为代表的投资增速都在两位数以上,相应领域产销有望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三是政策效应持续显现。已投放的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资金将继续带动形成实物工作量,基建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持续稳固发挥;货币信贷保持较快增长,货币金融环境合理适宜。
  同时也提到当前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新的困难挑战。居民收入预期不稳,消费恢复还需时间,民间投资信心不足,一些企业经营困难,部分行业存在生产线外迁现象,地方财政收支平衡压力加大。
  当前没有出现通缩,物价有望触底回升
  对于通胀,央行延续了此前的判断,认为当前我国没有出现通缩…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7月CPI短暂转负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物价涨幅大概率已处于年内低点。对于后续通胀走势,央行判断8月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
  《报告》指出,上半年,我国物价涨幅震荡走低,6月CPI同比降至0,7月短暂转负至-0.3%,主要是需求恢复时滞和基数效应导致的阶段性现象。当前我国没有出现通缩,宏观经济稳步恢复,广义货币保持较快增长,与历史上的典型通缩存在明显差异。下半年也不会有通缩风险,供需条件改善的有利因素还在增多,居民收入增长持续恢复,消费意愿稳步回暖,大宗消费和服务消费逐步回升,综合来看,物价涨幅大概率已处于年内低位。预计8月开始CPI有望逐步回升,全年呈U型走势;PPI同比已于7月触底反弹,未来降幅还将趋于收敛。中长期看,我国经济供需总体平衡,货币政策保持稳健,居民通胀预期平稳,不存在长期通缩或通胀的基础。
  政策基调较为积极,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在整体政策基调方面,新增“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删除“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新增“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在利率方面,删除“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改为“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整体来看,央行透露出的政策基调较为积极,后续降准、降息等宽松政策仍有可能。
  《报告》在总体思路方面,新增“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在货币政策方面,删除“总量适度,节奏平稳,搞好跨周期调节”,新增“更好发挥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稳固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同时删掉了Q1《报告》中货币政策的三个兼顾(兼顾短期和长期、经济增长和物价稳定、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在利率方面,删除“保持利率水平合理适度”,改为“促进企业融资和居民信贷成本稳中有降”,与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提法一致1。整体来看透露出的政策基调较为积极,后续降准、降息仍有可能。
  结构性货币政策方面仍然是强调聚焦重点、合理适度、有进有退。《报告》中还开辟专栏,专门解读在决定结构性工具创设、延续或退出时,主要考虑的因素:一是经济运行中较为突出的结构性矛盾;二是金融机构提升对特定领域金融服务的意愿和能力。在新工具方面重点提及“落实好支持科技型企业融资行动方案,巩固科技创新再贷款政策牵引带动作用,进一步提升金融机构服务科技型企业的意愿和能力”,说明针对科技企业的结构性政策工具支持是重点。
  汇率重视程度提升,坚决防范超调风险
  本期《报告》央行对于汇率的着墨较多,不仅正文部分新增“必要时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还开辟专栏强调“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应该是对近期人民币较快贬值的回应,我们认为当前央行汇率政策工具箱充足,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
  《报告》除了继续强调“加强预期管理,坚持底线思维,做好跨境资金流动的监测分析和风险防范”外,新增“必要时对市场顺周期、单边行为进行纠偏,坚决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同时还开辟专栏《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保持基本稳定》,提到“人民银行、外汇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具有充足的政策工具储备,有信心、有条件、有能力维护外汇市场平稳运行”,我们认为认为当前央行汇率政策工具箱充足,人民币继续大幅贬值的可能性较低。
  房地产提法与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保持一致
  房地产方面的提法延续了7月24日政治局会议精神,与8月1日央行下半年工作会议基本一致。主要是强调落实“金融16条”,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等。
  《报告》指出落实好“金融16条”,保持房地产融资平稳有序,加大对住房租赁、城中村改造、保障性住房建设等金融支持力度。延续实施保交楼贷款支持计划至2024年5月末,稳步推进租赁住房贷款支持计划在试点城市落地。因城施策用好政策工具箱,更好满足居民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扎实做好保交楼、保民生、保稳定各项工作,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开辟专栏重点讲解商业银行利润水平
  央行指出我国商业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要想维持商业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为了维持银行合理的净息差水平,我们判断在6月、8月连续两次降息的情况下,银行负债端(存款利率)也有望进一步下调。
  《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商业银行利润保持增长,但净息差持续收窄,利润增速有所下降。商业银行向实体经济发放贷款面临资本约束,化解风险也要消耗资本,我国对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有明确的监管标准。商业银行维持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需保持合理利润和净息差水平,这样也有利于增强商业银行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
  考虑到金融周期和经济周期往往不完全同步,银行信贷风险暴露需要一段时间,应有一定的财力准备和风险缓冲。允许银行通过合理方式维持自身稳健经营,可以提升其持续支持实体经济发展能力。
  风险提示
  经济活动超预期变化。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