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8-01-31 09:20:06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诸海滨 |
研报出处: 安信证券 | 研报页数: 25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1,127 KB | 分享者: 股盈****技 | 我要报错 |
■“熙攘”上市潮:民办企业资本化加速,新添21世纪教育闯关港股IPO:中国教育企业上市热潮依旧,纷纷加速登陆资本市场进程。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伴随着《民促法》的实施推行,相关民办企业资本化加速。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港股市场中屡现教育企业提交上市申请,继中国教育集团控股和皇岦国际教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后,中国21世纪教育集团也向港交所提交主板上市申请。
■打开一扇窗:三大市场蕴藏机会,映射教育洼地巨量空间:21世纪教育涉及学前到大专、继续教育等全学段,可细化分解三大市场,细致详尽的描绘了学前教育市场、k12教辅培训市场以及高等教育市场现状。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民办幼儿教育市场增速稳定,2021年预计市场规模可以达到2356亿,年复合增长率为15.2%,其中民办幼儿园成为幼教行业主力军,渗透率逐年提升,2016年为55.20%,并预计到2021年将进一步增至60.63%;k12辅导作为常规在校教育的补充,未来市场将稳步提升,未来随着中国家庭财富日益增加、中国家长对其子女教育日益重视及中国以考试为主导的录取方式,预计课外辅导行业的总收入自2016年至2021年将继续以9.8%的年复合增长率增长,达到5640亿;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缓慢,滞涨明显,未来预计依旧将持续,预计到2021年将增至1390亿元,CAGR为7.8%。三大细分市场都透露出教育行业的巨大增量空间。
■聚焦民办高等教育模式:区域化集中,在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中,滞涨现象显著,一方面是供给端公办高校体系的扩招叠加需求端动力不足,民办高等教育供需关系并不紧张,也是滞涨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品质端民办高校基础设施、办学质量参差不齐,难以企及公办教育,稀缺的是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民办高校难成首选。由于民办高等教育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规模经济尤为重要,于是地区性高校联盟涌现;加上高等教育异地复制难度颇大,目前并购整合正在加速中,大多数上市企业通过直接外延并购标的实现业务的扩张,再加以整合实现内生成长。
■民办高等教育高盈利养成记:四大成长逻辑:目前港股市场上独立上市的纯正民办高等教育标的,基本面优质,盈利模式清晰,盈利能力普遍较强,高于其他教育细分板块。究其根本,“开源节流”是实现盈利的关键,提价、提量、严控成本和外延扩张是四大成长逻辑。然而受限于民办高等教育市场的天然属性,提价提量能力受限,仅在严控成本和外延扩张中表现突出。通过对比分析民生教育、新高教集团、中教控股和21世纪教育,民生教育在成本管控(教师成本)、开发其他收入方面卓有成效,中教控股在费用控制中最为突出,二者从而实现高盈利的成长模式,净利率高达50%以上。可见经营效率(期间费用率)、其他收入、教师管理(营业成本)都成为重要的管控指标。
■跨市场梳理:港股纯正标的亮眼,三板市场涌现新秀:通过梳理分析目前资本市场上民办高等教育分布情况,其中以港股上市公司为代表的海外投资机构已经把资本投向高等教育领域,新三板上也出现了以高校主体的挂牌公司,A股市场中有7家公司旗下有高校资产。在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中,依旧是港股公司占据主要地位,目前港股共计7家教育公司,有6家是从事学历教育,成为民办高等教育市场中的主力军。新三板市场中,也开始有民办高等教育新秀崛起,目前三一学院(870999.OC)和中山教育(871662.OC)涉足民办高等教育领域。
■风险提示:政策变动风险、民办高等教育推广不达预期风险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