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7-09-12 11:17:03 |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谢亚轩,张一平,闫玲 |
研报出处: 招商证券 | 研报页数: 8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409 KB | 分享者: jor****72 | 我要报错 |
事件:
根据中债登与上清所最新公布的2017年8月份债券托管数据,境外机构8月份单月共增持人民币债券826亿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分券种来看,境外机构8月份单月共增持利率债137亿元,其中增持国债110亿元、增持政金债27亿元;大幅增持同业存单638亿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核心观点:
境外机构8月份大幅增持人民币债券825.67亿元,增持幅度创下历史新高,已连续6个月增持人民币债券。其中主要增持了同业存单638.15亿元,国债109.91亿元。国债市场中境外占比达到4.33%的新高,债券市场整体中境外占比进一步回升至1.49%。
“债券通”的政策效应还在发挥作用,但8月份境外机构的大幅增持主要源于近期人民币汇率的大幅、快速走强,8月份单月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大涨2%,境外机构随汇率走强出现明显的“顺周期”行为。在博取短期汇兑收益时,利率较高、期限较短的同业存单相较国债无疑是更好的选择。随着未来存量结汇力量的逐步减弱,叠加美元指数重新出现反弹,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回归到区间双向波动而非强烈的单边升值行情,境外机构的“顺周期”行为也将被逐步纠偏。
从上清所公布的结算金额数据来看,境外机构对同业存单的增持主要通过CIBM等“旧”通道实现,而非通过“债券通”机制。境外机构增持人民币债券是大趋势,但目前仍不宜过度高估“债券通”的短期效应,“债券通”真正放量还需假以时日。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