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行业分析

互联网行业研究报告:BCG-互联网时代的就业重构:互联网对中国社会就业影响的三大趋势-160402

行业名称: 互联网行业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6-04-02 10:59:48
研报栏目: 行业分析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范史华,徐瑞廷,阮芳
研报出处: BCG 研报页数: 16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2,253 KB 分享者: lov****gel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内容概览
  互联网正在以颠覆性的思维重塑整个社会和经济结构,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习惯的同时,也促进商业模式和商业思维的转型与升级。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同样地,互联网对中国的就业格局也产生了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它不仅以全新的形式创造就业机会,推动就业结构变化。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更重要的是,它带来了更加多元化的就业方式,改变了人才素质要求。总体来说,互联网时代下的就业呈现出三个新的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互联网行业的平台效应愈加明显,在其生态圈内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平台型就业”浮现,“创业式就业”热潮快速发展
  互联网行业人才呈现“两低一高”特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人才跨界流动
  新的就业趋势对企业、个人和政府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企业管理者来说,为了维持企业在人才争夺中的竞争力,管理者需要重新审视和梳理企业的人才管理战略,以制定行之有效的应对举措。对于从业者来说,则需要提高自我提升、自我管理和自我监督的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并在日渐多元化的就业方式中受益,实现对个人收入和时间管理上更大的掌控。而对政府来说,需要建立更为健全的扶持和社会保障体系,需要适应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对原有就业政策与法律进行适当调整,为自由工作者和创业者提供必要的支持。此外,在人才供应方面,政府还应引导高校适时调整人才培养规划和培养方式,以解决人才输出和企业需求不对口的矛盾。
  一场数字化革命正在中国风起云涌。2014年,中国网民规模已经达到6.4亿人,他们平均每天花在互联网上的时间越来越长,由2011年的2.7个小时增至2014年的3.7个小时,增长率为52%。互联网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信息获取和对外沟通,越来越多的人通过互联网解决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的需求:56%的网民会通过PC端进行网络购物,47%会使用网上支付功能,34%通过互联网进行旅程规划与预订,27%使用过网络团购服务。移动互联网的出现更是进一步提高了互联网的渗透率,尤其对于年轻群体来说,互联网已经成为他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参阅图1)
  

推荐给朋友: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5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