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08-09-26 11:35:26 |
研报栏目: 投资策略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赵媛媛 |
研报出处: 联合证券 | 研报页数: 31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485 KB | 分享者: ice****09 | 我要报错 |
在通胀缓和、经济下行周期确立的背景下,宽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和要素价格改革将成为政策的主基调。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这将导致部分要素价格的反弹。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对行业成本的综合计量采用“加权成本压力”指标,即一个行业的主要上游行业的PPI按照成本构成比例(例以扣除价格因素的投入产出关系为依据)加权的结果。
制造企业的成本消化能力受到前向一体化、资源使用效率及议价能力三个因素的影响。其中议价能力最为重要,它受行业集中度、产品需求弹性和供需景气度影响。
前向一体化程度的对应指标为该行业(分龙头和中小企业)以控股和低价关联交易形式取得的能源/资源占该成本项的百分比。资源使用效率用“单位产品耗费”量度,即将前后两端的成本、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后得到的物理上的投入产出关系。供需状况的对比则参照“产成品资金占用”。
从这五项指标得到的制造业成本消化能力的综合评级为:铁矿采选、化学原料制品、专用设备等具有较好的成本消化能力;钢铁冶炼、电气机械、有色/非金属采选的消化能力中等偏上,利润将在要素上行时遭受一定挤压;食品饮料、纺织、家具制造、化纤、橡胶面对成本上涨并无还手之力。
报告梳理了影响要素(能源、矿产湖泊、劳动力、环境、土地等)价格的国内外事件,建立了这些事件和行业盈利的对应关系并计算了利润敏感性(出厂产品价格变动1%带来的毛利变动百分比)和成本敏感性(某项成本价格变动1%带来的毛利变动百分比)。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