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股票名称: | 股票代码: | 分享时间:2013-08-08 09:39:54 |
研报栏目: 机构资讯 | 研报类型: ![]() | 研报作者: |
研报出处: 开利财经 | 研报页数: 12 页 | 推荐评级: 无 |
研报大小: 89 KB | 分享者: int****087 | 我要报错 |
中国地方眼中的城镇化
【开利综合报道】从新一届中国政府总理李克强提出“新城镇化”的概念,到中国中央和各地政府开始有所动作已经数月,对于“以人为本的新城镇化”恐会走偏的讨论也在持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而穿过城镇化大概念的迷雾,地方政府作为这一政策的执行者或许是一个非常好的观察对象。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新型城镇化是新一届政府重要的施政着力点,自然也成为各方面关注的热点。毫无疑问,在本轮新型城镇化中中国政府会起到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地方政府的具体路径选择将成为新型城镇化能否成功的关键点之一。一些地方政府当前面对新型城镇化,以及推进城镇化的态度和将采取的对策,感觉到对于新型城镇化的认知和推行,各地出现了三种类型。
这轮新型城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具体路径将是以人口的城镇化为核心,发展城市群,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同时要有制度的改革,在这一过程中四化同步、生态环保、因地制宜、科学布局等一些原则必须遵守。这么做的出发点就是为了改变之前城镇化存在的各种问题:比如公共服务均等化普及面不够,绝大部分农民工分享不到城市里的公共服务,出现半城市化现象;地方政府过于依赖土地财政,直接推动了土地城镇化率远高过人口城镇化率的情况;城市出现了比较严重的城市病,生态破坏严重、低碳、绿色、智慧发展水平不高等局面;大中小城市和东中西城市差距过大,导致了一边过载一边放空的不协调局面等。
应该说在当前这个时机提出新型城镇化,力求从之前的速度型走向质量型城镇化是必要而且明确的战略选择。中国应通过制度改革来解决社会公平问题,提高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水平,进而扩大内需,才能维持中国经济较长时间的稳定增长。但是,新型城镇化的推进,实质上是中国经济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是制度层面的一次大改革。这种改革将牵涉到方方面面的利益调整,面临的挑战不小。这一点也体现在地方政府对新型城镇化路径的具体选择上。
必须要承认,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的经济发展的实践,地方政府日益表现出公司化的倾向。这种公司化倾向加速了地方政府之间在经济事务上的竞争,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