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行业
- 金融服务 房地产 有色金属
- 医药生物 化工行业 机械设备
-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电子行业
- 新能源 建筑建材 信息服务
- 汽车行业 黑色金属 采掘行业
- 家用电器 餐饮旅游 公用事业
- 商业贸易 信息设备 食品饮料
- 轻工制造 纺织服装 新能源汽车
- 高端装备制造 其他行业
点击进入可选择细分行业
【免责条款】
1. 用户直接或通过各类方式间接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服务和数据的行为,都将被视作已无条件接受本声明所涉全部内容;若用户对本声明的任何条款有异议,请停止使用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的全部服务。
2. 用户需知,研报资料由网友上传,所有权归上传网友所有,慧博投研资讯仅提供存放服务,慧博投研资讯不保证资料内容的合法性、正确性、完整性、真实性或品质;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若认为慧博投研资讯所提供内容可能存在侵犯第三人著作权的情形,应该及时向慧博投研资讯提出书面权利通知,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慧博投研资讯将遵循"版权保护投诉指引"处理该信息内容;
4.本条款是本站免责条款的附则,其他更多内容详见本站底部《免责声明》;
公司为热管理龙头,深耕热管理六十余年。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公司创立于1958年,于2007年上市,专注于热交换器和尾气处理等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其中热交换产品占据公司七成以上业务,2016年开始逐步拓展至新能源热管理业务。近年来公司在热管理和尾气处理上积极布局,并取得一定成绩,公司近十年营收CAGR为18.60%,其中2021年营收为78.16亿元(yoy+23.60%)。虽然受芯片短缺、原材料上涨影响公司利润端承压,但公司将积极在2022年大力推进高毛利率产品业务明显“倍增”计划和“三降”工程,公司利润水平有望得到改善。
股权激励采用营收+利润双重考核,助力盈利提升。公司于2022年3月9日颁布股权激励政策,公司业绩层面的目标为2022-2025年营收不低于90/108/130/150亿元,归母净利润不低于4.0/5.4/7.8/10.5亿元,且激励对象基本实现中高层全覆盖。彰显了公司对于盈利状况实质性提升的注重以及侧重利润考核的决心,如果未来股权激励政策实施顺利,公司盈利能力有望大幅改善。
热管理业务:新能源放量开启新一轮高增。2015-2021年间我国新能源汽车实现CAGR+48.3%,新能源汽车的高增带动新能源热管理需求的持续增长,预计2025年我国新能源热管理市场规模将达600余亿元。公司作为热管理龙头,抢先布局新能源热管理业务,采用“1+3+N”战略,不仅研发出丰富的新能源热管理零部件产品,同时具备能达到制造一整套新能源热管理系统的实力,为客户提供更充分的定制化设计。在客户资源上,公司拥有沃尔沃、比亚迪、吉利等优质大型车企,同时向蔚来、小鹏等造成新势力延伸,客户范围涵盖海内外。尤其是2021年公司成功与特斯拉签订热泵空调箱项目订单,成功切入特斯拉供应链,公司业绩有望跟随特斯拉产销规模提升而增长。此外近四年签订的订单多数将于2022年供货,未来随着订单迎来释放期,公司新能源业绩将会实现大幅增长。
尾气处理业务:提前布局,抢占政策红利先机。目前我国尾气处理步入国六阶段,对尾气处理技术路径和配套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汽油机需要加装GPF与TWC配合使用,而柴油机则主要需要采用EGR+DOC+DPF+SCR+ASC的技术路径,来降低废弃物的排放。受国六需求刺激,预计2025年我国尾气处理市场规模将达1436亿元。公司尾气处理产品完备,在DOC、EGR等领域均具有一定的竞争能力。同时,公司还采用多重方式加强竞争力:(1)定向募集资金加强尾气处理产能建设,近期分别募集1亿元用于SCR建设、1.94亿元用于EGR建设、1.2亿元用于DPF建设;(2)通过收购普锐和成立银轮普锐、皮尔博格银轮、佛吉亚银轮等合资公司,加强公司研发和销售能力;(3)加强客户拓展,与广汽签订4.2亿元乘用车EGR订单等。未来随着DPF国产化项目等的完工以及客户得拓展,公司尾气处理业务有望稳定增长。
产品+服务+客户,多维度筑建公司发展护城河。(1)产品上,公司通过特斯拉等质量体系认证,并与清华大学等高校联合展开研发;(2)服务上,通过收并购和海外建厂,加强全球化研发、生产、销售能力,并提供一体化服务体系,提高客户粘性;(3)客户上,以“一核三大”为战略指导,重视大客户拓展,2020/2021年公司分别新增订单210/141单。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鉴于新源行业的高景气以及“双碳”目标下节能减排势在必行,加之DFP等项目建设的完工,公司产能将不断扩大、与特斯拉等客户签订的订单也将迎来放量期,公司新能源热管理和尾气处理业绩有望持续增长。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依次为91.75、106.70、124.64亿元,同比增速依次为17.38%、16.29%、16.82%。归母净利润依次为4.52、6.75、8.65亿元,对应PE依次为18、12、9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宏观经济下滑风险,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客户开拓不及预期风险。
为了完善报告评分体系,请在看完报告后理性打个分,以便我们以后为您展示更优质的报告。
您也可以对自己点评与评分的报告在“我的云笔记”里进行复盘管理,方便您的研究与思考,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正在加载,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