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研究报告:瑞银证券-全球经济透视:央行靠不住吗?-110609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1-06-11 08:03:21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Paul Donovan
研报出处: 瑞银证券 研报页数: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207 KB 分享者: 新****始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公信力与央行
        在一个更加政治化的决策环境中,消费者通胀预期在决定央行公信力(基本上与政治无关)中所起的作用突显。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媒体喜欢通过消费者对未来通胀的预期来评判央行政策的效力。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如果消费者通胀预期攀升,那么就认为央行在丧失公信力。一个问题是,衡量中期消费者预期的指标非常少,而且表明消费者对未来通胀预测的证据大多集中在12个月预期展望。
消费者对预测通胀很在行吗?
        不。
消费者为何如此不善于预测通胀?
        消费者一般缺乏经济学教育能给予的严谨和规范。简言之,他们往往是不理性的。结果,消费者的近期通胀预期假设当前的食品和燃料(高频采购物)通胀率和整体通胀是一码事,今天的通胀和未来的整体通胀是一码事。这样,消费者就错了。
对消费者有公信力很重要吗?
        央行对消费者的公信力从两个方面说很重要。如果有工资的议价能力,那么消费者可能会把对未来的通胀预期转化为今天的涨工资要求。而在经合组织,劳动力成本占到了通胀的约70%,因此这可能成为“自我实现”式的预言,推高未来通胀。另一方面,如果没有薪资议价能力,在消费者的通胀预期超越了其对收入增长的判断时,消费者可能会倍感沮丧。
央行该怎么做?
        整体上说,短期通胀预期及对央行公信力的看法对于决策者而言并非理性的指引。对消费者有公信力并非央行所希望的政策目标。经济稳定和通胀控制才是无惧“丧失公信力”的央行的首要任务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