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机构资讯

研究报告:ANBOUND-每日金融第3230期-110331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1-04-01 08:50:57
研报栏目: 机构资讯 研报类型: (DOC) 研报作者:
研报出处: ANBOUND 研报页数: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132 KB 分享者: dai****lg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2010年,中国银行业实现了全面丰收:银行业金融机构2010年实现税后利润8991亿元,同比增长34.5%。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商业银行整体加权平均资本充足率12.2%,比年初上升0.80个百分点;加权平均核心资本充足率10.1%,比年初上升0.90个百分点。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281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全部超过8%。银行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金余额1.03万亿元,整体不良资产拨备覆盖率水平首次超过200%,达到217.7%,比年初上升64.50个百分点。银行业金融机构不良贷款余额1.24万亿元,比年初减少1696亿元,不良贷款率2.4%,比年初下降0.89个百分点。其中,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4336亿元,比年初减少732亿元,不良贷款率1.13%,比年初下降0.45个百分点。
        不过,A股市场上市商业银行普遍在10倍左右的低市盈率,显示资本市场对银行业的光鲜业绩有着担心。安邦特约经济学家钟伟认为,对银行的判断不能只看数据,因为数据既有真实性也有欺骗性。
        一是从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信贷的情况看,断言两者是高风险领域并必须清理整顿的数据基础并不扎实。因此对融资平台和房地产信贷进行管控,更多的是政府和监管当局的一种警惕,而不是从银行数据预警出来的风险。
        二是中国银行业的不良率如此之低,恐怕也有许多偶然因素:如信贷高速扩张、景气周期高涨、银行改制上市……这些顺周期因素都使得银行的不良率看起来异乎寻常的低。只有在景气滑坡,信贷增速放缓,企业利润和居民收入增长回到常态,银行利差也收缩时,才能看出银行资产质量的真实变化。
        三是过低的不良率,也可能反映出银行信贷加速向地方政府的关系企业,向央企等具有政府隐含担保的大客户、大项目集中,私营的中小客户在贷款余额中占比有限。
        在钟伟看来,数据的真实性在于它往往揭示了政策调控缺乏依据,数据的欺骗性在于它往往在繁荣岁月后经不起艰难岁月的蹉跎。因此,好银行不仅在好年景时表现良好,更重要的是在坏年头时表现良好。
        从银行的现状看,只要政府不是有意挤压银行的盈利能力,银行的长期风险并不会大到银行重陷不良资产泥潭的程度。假设2009年银行业增发的10万亿贷款中,有5万亿为风险比较高的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及一些经营管理水平差、资金链紧张的中、小企业贷款。再假设其中30%最终会形成银行的不良贷款,将会有1.5万亿。这比目前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余额多出不到3000亿元。以银行业目前近9000亿的年利润和超过1万亿的减值准备,是有能力应对的。
        利率市场化对银行的负面影响也是可控的。上半年,中国工、农、中、建、交5大银行平均净息差为2.34%。按《银行家》杂志2010年全球大银行一级资本排序,排名靠前的美国银行、摩根大通、花旗、苏格兰皇家银行、汇丰、富国银行、巴黎银行、桑坦德银行和巴克莱银行,这些银行均在利率市场化、同业竞争激烈的地区经营,但上半年净息差平均水平为2.88%,高于中国同业。
        不过,中国仍需要高度注意银行业金融机构在坏年景中的风险。中国资产规模超过10万亿元的农村中小金融机构的资本充足率刚刚由2006年的-4.6%提升到8.7%,基础并不牢固,包袱也比较重。整体仍有562亿元的历年亏损挂账、4204亿元的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仅60.6%,拨备缺口达2200亿元。
        宏观经济中的一些风险往往不期而至。谁也不能保证中国企业的竞争力足以应对通胀大幅上升导致贷款利率上升带来的财务压力。中国的房地产泡沫也不能排除因一些目前无法预料的原因突然破灭。
        只有中国经济长期增速回落到8%以下,地方融资平台贷款进入密集偿还期,中国利率市场化与直接融资比例明显提高时,中国银行业真实的盈利能力的资产质量才会浮出水面。中国银行业目前未有靠自身能力渡过危机的经验。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中国银行业虽然去年实现了全面丰收,但主要是因为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如果中国经济长期增速明显下滑,银行业的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都将面临考验。(NHZB)返回目录〖优选信息〗
        【形势要点:中国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展现个性】
        本周,南京将承办20国集团(G20)研讨会。但各方信息显示,中国对此次会议少有的表现出了冷淡。中国的态度与G20轮值主席国--法国的议题有关,即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法国对这次会议相当重视,总统萨科齐将致开幕词,不过他将是唯一出席此次会议的国家首脑。合作上的磕磕绊绊部分源自2月在法国举行的那场剑拔弩张的G20会议,当时中国强烈反对将汇率和外汇储备作为衡量经济失衡的指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学家张明表示,“中国并不认为G20在法国担当主席国期间能取得多大的进展,(中国)政府已经变得更加务实,转而力推人民币的国际化,这凭借中国的一己之力便可办到。”中国外交部也极力撇清与此次研讨会的关系,强调法国才是组织者,中国不过是提供了一块开会的地方。中国坚称,由一位中国前副总理领导的小型智库才是此次会议的中方对口负责单位。实际上,萨科齐是利用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两年前提出的一项建议大做文章。周小川曾建议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特别提款权(SDR)成为一种全球储备货币,最终取代美元。但法国后来发现,中国对SDR的热情已冷却了不少。一大批中国官员已经表态,周小川的文章主要是学术上的探讨。周小川本人后来也说,他提出这个建议是为了引开对人民币的批评。在我们看来,中国的态度实际上是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中展现自己的个性,即注重“捞实惠、不当头、慢慢来”的做法。这也表明,中国根本不期望短期之内推动重大的改革,至于美元地位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变化过程,还长着呢!(RLH)返回目录【形势要点:国开行在错误的时间发债也是别无选择】
        在新债供应密集、季末资金趋紧以及通胀担忧未除的背景下,机构在一级市场拿券的需求有所弱化。3月30日,国家开发银行招标发行了2011年第二十期、第二十一期金融债,由于机构心态谨慎,两期债券中标利率双双高于此前市场预期。根据此前发行公告,11国开20为10年期固息金融债,计划发行额150亿元,设立基本承销额;11国开21为5年期浮息金融债,计划发行额200亿元,基准利率为3月期SHIBOR。中债网发行快报显示,11国开20中标利率为4.50%,高于此前市场预测均值4.47%,且高于4.48%的29日中债估值水平;11国开21中标利差为-15BP,亦高出此前机构-19BP的预测中值和-18BP的中债估值水平,最终票面利率落在4.08%。此外,据业内人士透露,当期浮息债认购倍数仅为1.55倍,为今年以来国开行浮息债最低认购倍数;而当期固息债则由于中标利率高于预期,认购倍数达到了2.48倍。对于当日国开行金融债招标遇冷的原因,交易员表示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是近期金融债供给较多,机构需求有所下降;二是本次招标临近季末考核时点,商业银行留存现金意愿增强;三是3月份即将结束,市场对于CPI关注度上升。在通胀压力仍大而整体流动性仍然宽松的背景下,有机构担心4月份货币紧缩政策会继续加码,因而拿券心态也趋于谨慎。在我们看来,国开行发债是一种“刚需”,虽然时点选择得并不好,但承担了极大政策责任的国开行其实也没有太多选择。(RLH)返回目录【形势要点:去年末中国外债余额已达5489亿美元】
        国家外汇管理局31日公布了中国去年末的外债余额情况。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末,我国外债余额为5489.38亿美元(不包括港澳台地区对外负债,下同)。其中,登记外债余额为3377.38亿美元,贸易信贷余额为2112亿美元。
        从债务期限看,中长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1732.43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31.56%;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为3756.95亿美元,占外债余额的68.44%。从债务构成情况看,2010年末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中,贸易信贷占56.22%,贸易融资(如银行为进出口贸易提供的信贷支持)占21.74%,二者合计占短期外债(剩余期限)余额的78%。从债务类型看,登记外债余额中,国际商业贷款余额为2701.08亿美元,占79.98%;外国政府贷款和国际金融组织贷款余额为676.30亿美元,占20.02%。从币种结构看,登记外债余额中,美元债务占70.41%;日元债务占8.56%;欧元债务占4.41%;其他债务包括特别提款权、港币等,合计占比16.62%。2010年,我国新借入中长期外债421.75亿美元,同比增加197.3亿美元。外管局称,据初步计算,2010年我国外债偿债率为1.63%,债务率为29.25%;负债率为9.34%;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3.19%,均在国际标准安全线之内。(LCXS)返回目录
        【形势要点:证监会澄清三大老牌券商获“特批”的传闻】
        近日有媒体报道称,“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等三家券商获得国务院特批,不再受‘一参一控’政策制约。”对此,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该报道不实。“一参一控”政策适用于所有证券公司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目前正在逐步落实过程当中,有关规定没有改变。这位负责人指出,“一参一控”政策出台以来,得到了行业的认可和有关股东单位的大力支持。截至目前,需要整改的股东单位绝大多数已通过公司整合兼并或者转让证券公司股权等方式,达到“一参一控”政策的要求,其余股东单位的股权规范进程也已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按照有关要求,证券公司的股东、实际控制人、股权的实际控制人应在2010年12月31日前达标“一参一控”,逾期将被采取相应的监管措施。但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在2009年10月曾明确表示,在“一参一控”政策落实的路径图当中,中央汇金公司及其子公司建银投资旗下的证券公司由于历史原因得到了一定的宽限期,即最晚在2013年5月31日前达到“一参一控”的要求。而国泰君安、银河证券、申银万国这三家老牌券商均为中央汇金公司旗下券商。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