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机构资讯

研究报告:ANBOUND-每日经济-100115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0-01-15 09:34:51
研报栏目: 机构资讯 研报类型: (DOC) 研报作者:
研报出处: ANBOUND 研报页数: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83 KB 分享者: hgt****69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又一次提出了“三网融合”计划的时间表:2010年至2012年重点开展广电和电信业务
        双向进入试点;2013年至2015年,总结推广试点经验,全面实现三网融合发展。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只是这样的时间表已经提出了不止一次了。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位于北京复兴门外大街的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与坐落在西长安街的工业和信息化部,直线距离不过3000米左右。但就是这3000米,成为“三网融合”政策在十多年内都无法逾越的雷区。首次提出三网融合还是在1998年,之后连续被列入国家“九五”、“十五”、“十一五”规划,可一转眼过去了十二年,估计现在还要继续写入“十二五”规划。
        所谓三网融合,是指归属工信部的电信网、互联网和隶属广电总局的广播电视网间的互联互通,这并不意味着电信网、计算机网和有线电视网三大网络在物理层面的合一(虽然这是最终目的),而主要是指高层业务应用的融合,它表现为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层上可以实现互联互通,形成无缝覆盖,行业管制和政策方面也逐渐趋向统一。从市场和技术发展来看,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
        三网的核心都是信息的传播,但如果三网互不连通,那么就必然意味着重复建设,同时给用户造成负担。因为从理论上讲,老百姓只需要安装一个网络便可以完成上网、看电视、打电话、发短信等几乎所有的日常信息处理。
        历次电信产业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推动产业发展,形成有效竞争。目前,三家电信运营商已经初步完成了电信网与宽带网的融合,下一步的重点工作将是与电视网之间的进一步融合。广电网络与电信网络有很大的不同,广电网络并没有实现完全地互联互通,如果要形成一个新的全国性广电运营商,还需要很长的整合时间,需要搭建针对全网的后台支撑和管理系统。
        一直以来,需要整合在一起的多方势力都想要掌握主动权,广电总局认为电信网和互联网对传统电视网络产生了巨大冲击,因此想要将这两块纳入自己的监管范围之内,于是不止一次出台了针对互联网行业的规范。例如,2004年,广电总局就颁发了《互联网等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管理办法》,对所有视频内容给予了诸多规定:从事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业务,应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去年国家广电总局又下发通知,要求通过互联网连接电视机或机顶盒等电子产品,向电视机终端用户提供视听节目服务,必须取得《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而工信部和家电厂商必定会反对这一企图。据悉,工信部此前已经与广电总局进行了非正式沟通,工信部认为三网融合是大势所趋,主力从宽规范。可结果是,争来争去最后却不了了之。
        三网融合的实质是电信和广电之间的双方市场准入的问题。电信和广电都试图建立自己的专网经营全业务,进入对方的领地,而为了防止对方入侵,用许可证等建立行政壁垒。这使得多年来推进三网融合步履艰难。在三网中,互联网是最开放的,广电和工信部分别拥有不同的具有垄断性的资源,对外表现为牌照、许可证、入网证等。
        而这些垄断性资源之间互相影响,一方拥有后另一方只能跟从或高成本租赁。三网融合后这些垄断资源是否要重新分配、如何分配以及对新资源的夺取都成为政府考虑的焦点问题。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三网融合的关键问题不在于“技术”,而是体制问题,工信部和广电总局谁领导谁,谁的利益受损,谁受益,这些都是现实的问题。就如以往三网融合迟迟难以推进一样,广电与电信网络两大阵营各自坚守自己的专网领域不容对方侵入,出台的一系列保护措施也使得融合之路壁垒重重。国务院的强力破冰是否得以成行,还需继续观察。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