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研究报告:方正证券-供给侧改革之九十九:新货币政策框架及传导机制-170305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7-03-06 16:50:20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任泽平
研报出处: 方正证券 研报页数: 12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828 KB 分享者: la****y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导读:今年以来,央行先后上调了MLF、OMO  、SLF的公开市场政策利率,作者提出“我们正处在一轮加息周期之中”,并明确指出“上调公开市场利率是新货币政策框架下的加息,是真加息,不是假加息,也不是变相加息”。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本文旨在借鉴发达国家货币当局经验,回顾我国央行货币政策框架的演变历程、现状,探讨中国未来货币政策的发展方向与路径。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摘要:  从美欧日等发达国家的经验来看,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型是大势所趋。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伴随着利率市场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开始向盯住利率的货币政策框架转型,中介目标从M1、M2转向联邦基金利率、隔夜拆借利率等。  回顾我国货币政策的发展历程,在2012年以前,人行主要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方式来调整基础货币的供给,通过调整存贷款利率直接调控资金的价格,进而达到调控货币供应量的目的。  近年来,中国央行积极推进货币政策框架从数量型向价格型调控的转型,先后推进了利率市场化、放开存贷款利率上限管制、取消存贷比、构建利率走廊、解决借款人的预算软约束、完善收益率曲线、推出宏观审慎评估系统(MPA)等领域的改革,提高利率传导机制的效率。  目前,中国货币政策框架正处于转轨过程中,并存着两种加(降)息方式:一条是传统的央行直接调整银行存贷款利率,另一条是新的央行通过调整公开市场政策利率来影响存贷款利率和债券收益率。  未来新货币政策框架的目标和工具将逐步取代传统的目标和工具,央行直接调整存贷款利率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而转向调整公开市场政策利率为主。当然,这个转型过程并非一蹴而就,能否顺利推进将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利率传导机制是否通畅。1)明确盯住短期利率的政策框架,完善利率走廊。2)积极推进地方财政改革和国有企业“混改”,解决贷款人软约束问题。3)进一步发展债券市场,强化政策利率的传导效率。4)提高商业银行产品定价市场化水平,疏通政策利率跨市场传导。  风险提示:改革不及预期。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