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宏观经济

研究报告:国信证券-宏观日报:存款利率放开后,贷款利率如何动?-140408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4-04-08 09:12:20
研报栏目: 宏观经济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钟正生
研报出处: 国信证券 研报页数: 2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246 KB 分享者: car****123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中国经济:
        存款利率放开后对于贷款利率的影响,一个较为直接的推理是贷款利率也会相应上升。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但是也有研究提出如果存款利率放开后有利于吸收更多的存款,增加银行体系的可用资金量,导致贷款利率的下行。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我们认为这类讨论忽略了决定银行贷款利率的另外一个关键变量:贷款的风险属性,这是导致结论南辕北辙的主要原因。
        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银行在作出贷款决定的时候并非仅仅根据利率由高到低排列决定贷款先后发放,同时需要考虑到贷款主体的风险。一般来说,高风险的项目预期收益率越高,能够承担的贷款利率也就越高,但同时项目失败的概率也更大。这就造成了银行资产端选择的一个难题,如果将贷款利率定的过高,低风险的项目收益无法覆盖成本,逆向选择下会使得只有高风险的项目申请贷款,导致进入资产池的贷款质量出现恶化,损害银行的利润。因此对于银行来说并非是贷款利率越高越好,理论上存在一个最优利率,用于平衡收益和风险。在一些支持利率管制的研究文献中,一个重要的论据是低利率可以维持较高的资产质量,有利于金融系统的稳定。
        考虑到风险属性后,贷款的供给曲线不应该是简单的利率和贷款供给的二元关系,而应该是风险调整后的利率和贷款量的相关关系,这其中就需要考虑到银行的风险偏好对于贷款供给曲线的影响。在贷款利率存在管制的时候,由于低于市场出清价格,使得融资需求超过融资供给,出现信贷配给的状况。这种情况下我们并没有看到贷款优先满足中小企业等能够承担高利率的平台(民间融资成本一直远远高于贷款利率),这就说明了贷款供给并非单纯是利率的函数。究其原因,是因为中小企业风险太高,而国企等平台贷款虽然提供的收益率较低,但是享有国家隐性担保下违约风险极低。
        同时在息差受到稳定的保护下,银行普遍风险偏好较低,愿意持有更多的低风险资产,因此根据银行风险系数调整后国企等平台提供的收益率更有吸引力。低风险的贷款组合导致较低的加权贷款利率,这实际上是银行自发选择的结果。
        存款利率放开后,面对成本上升带来的息差挤压,商业银行可以通过选择更加高风险的项目来提高利润,而非对现用的项目提高贷款利率。这表现为银行更高的风险偏好,在利率市场化后我们会看到贷款利率的上升,但是同时伴随的是贷款池整体风险的提升。在很多国家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中,贷款都会逐步向中小企业和个人住房等高风险贷款倾斜。
        银行风险偏好的提升不仅会体现在贷款上,还包括持有更多的股票以及衍生品,这本质上都是银行在风险收益曲线上寻求利润覆盖成本。利率市场化后银行风险偏好的提升往往是之后不久发生银行业危机的根源,典型的路径是高息揽储竞争倒逼资产端持有更高风险的资产来覆盖成本,逆向选择下造成资产端质量逐步恶化,在出现经济冲击时高风险项目率先违约,导致大量银行倒闭。事实上,2009  年以来理财产品等存款脱媒工具已经造成了我国银行成本的上升,而银行也通过表外和同业项目追求风险收益,这也体现了我国银行的风险偏好在成本压力下逐步上行。
        即使考虑到存款量增加,存款利率上升仍然会推动加权贷款利率上行,但是以承担更多风险为代价。存款利率放开后由于回报率上升,居民储蓄会增加,银行可用的资金量也会上升。但是息差收入的降低会刺激银行的风险偏好上升,银行有动力发放贷款给更高风险的企业,从而获得更高的贷款收益率来维持息差收入,这仍然会表现为加权贷款利率跟随存款利率上升。银行风险偏好上升对广谱利率会产生双重作用。传统的对于银行来说是低风险的资产(国债、表内贷款等体制内融资)被抛弃,收益率逐步上行,而高风险资产(低等级债券、民间融资等体制外渠道)收益率有望下行,最终表现为体制内外两种融资渠道的收敛,这也是利率市场化的应有之义。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