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晨会早刊

研究报告:国都证券-晨报-131205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3-12-05 09:09:03
研报栏目: 晨会早刊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尹德才
研报出处: 国都证券 研报页数: 12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928 KB 分享者: lin****min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环境税开征路漫漫  市场反应有点大      
      【证券时报】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苏明日前透露,环境税方案已上报至国务院,并正在按程序审核中。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一时间,各路舆论畅想千亿环保盛宴,环保类上市公司额手相庆,高污高排企业则惶惶不可终日。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面对此景,曾负责2011~2012中国环境税收体系研究项目的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院长马中觉得好笑。"历经十年之久尚不得出台的环境税怎可能如此轻易通过?即使通过,初始实施的力度也不至于会对上市公司产生太大的影响。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市场的反应不免有点大了。"    实施时间表仍待定    虽然早在2008年初,我国相关部委就开始联手研究环境税开征工作,但是中国目前并没有实施环境税,也无试点。"如果要立一个新税种,至少要先对此立法。现在相关的税法都没有提出来,环境税又怎么可能一蹴而就?今年推行是无望了,明年也很难说。"马中告诉记者。    业内人士也认为,考虑到各方利益以及主管部门角色定位,如果要立一个全新的税种,必须先确立其法律地位,经由全国人大来推行相关的立法。"目前国务院并未颁布相关条例,这说明环境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上述人士表示。    基于法律程序和政策导向,环境税的推行可能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参与的主管部门,如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联合发布文件,在现有的税种下面增加税目,落实相关细节;第二,由国务院颁布条例或由人大立法,宣告环境税的实施。"参照燃油税的实施路径和时间表,环境税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马中说。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到生态补偿机制,环境税作为此项机制的具体补充而受到万众瞩目。从宏观形势的发展角度,目前税制改革主要集中在房产税、资源税、遗产税和环境税四大类,然而根据民生紧迫性以及对经济影响的重要性来说,环境税在这四类税种中排在最末位,因此在前三项税种前景不明朗的情况下,环境税的实施时间可能更要押后。    非猛药难治沉疴    "由于中国工业结构分布的不均衡,环境税一旦实施,作为地税的可能性较大。但是在地方政府的考量中,环境税可能只有减收而没有增收的作用。"马中分析,对地方政府而言,如果税率太低,则起不到刺激企业防污治污的决心,企业拿少钱买心安的可能性大大存在,设立环境税也只是走个形式;如果税率定太高,则伤害企业生产积极性,增加企业负担,导致企业破产或是寻找其他的地方开展生产经营,即使环境税收上来,其他税收却会跟着降下来。    早在环保机制变严苛之前,由于排污费操作体制较为灵活,收支用度掌握在地方政府手里,可以根据地方经济和环境形势,自行定夺。地方政府凭借在收取排污费上的优惠来吸引企业进驻,这已经成为某些地方招商引资的不宣之秘。然而一旦环境税法确立,原先排污费的减免将会成为偷税漏税的犯法行为,企业也不愿意冒着风险前来,这对于经济欠发达的地方来说,无异于少了谈判的筹码。    马中认为,靠牺牲环境维持企业的高利润和经济的高增长,就犹如饮鸩止渴,终有自食恶果的一天。"中国经济增长的动力之一就是靠牺牲环境和资源转化而来的低成本和机会。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环境和资源已经超支贡献了30年,承受不起进一步的消耗。眼前环境税迟迟难以出台,但不代表没有出台的必要。相反,正是由于形势紧迫,意义重大,才要三思而后行。
        "  虽然环境税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进展不甚顺利,但是业内人士一致认为,环境税应尽早实行,否则用于修复生态环境的资金欠账越多,遗留问题的解决难度将越来越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如果致污成本小,企业便会不自觉践踏环境和人本底线来追逐利润,谁污染谁治理的法标就成为一纸空谈。北京的雾霾,广西的镉污染等环境事件已经拉响了警报。    马中认为,环境税的立税原则在于"环境无退化",在此基础上设臵税率,不能简单地将排污费改造成环境税,马中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去年全国国内生产总值收入52万亿,工业增加值为24万亿,工业企业利润总额为5.6万亿元,然而去年一年上缴的各种排污费加在一起只有200亿。如果环境税只是单纯地由排污费转化而来,那么200亿的税收根本负荷不起5.6万亿利润所带来的环境污染。    马中建议,地方政府根据国家标准制定税率,务必让企业做出选择:一是纳税不治理,用缴税的方式购买治理污染的服务,此举不仅支持地方税收,也将带动一批环保公司发展壮大;二是治理不纳税,为了减少税赋的负担,企业将寻求技术革新,转变落后生产方式和方向,自动退出高污染高排放行业,完成产业结构调整,此举也将为碳排放权交易等绿色金融打开一条新路。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