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债券研究

研究报告:申银万国-2013年10月9日债市日评:警惕交易所资金利率持续高于银行间-131010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3-10-10 15:45:01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屈庆
研报出处: 申银万国 研报页数: 5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280 KB 分享者: gab****lar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利率展望:周三资金持续紧张,加上中长期金融债一级发行弱势,带动现券利率普上1-4BP,10  年国开又回到了九月上旬高点。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周四有800  亿逆回购到期,央行滚动与否不足以根本性改变十月资金弱势,月初资金超预期波动带来了恐慌足见市场信心仍然脆弱。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
        周四还将有200  亿农发债和153  亿地方债待发行,近期一级市场弱势预计将带动中长期利率再创新高。
          10  日开始将对16  日招标的7  年期国债进行预发行交易,预计交易参与度可能很清淡,对国债二级市场利率影响也不会太大。当前我国国债的市场分割下,交易所得非银行机构对国债最终需求弱,国债需求主体是在银行间,与预发行交易市场需求主体并不对应匹配。从净买入方进行考虑,基金、保险等机构在目前弱市环境下,对国债需求会更低,而上市银行作为承销团成员则不必通过该方式认购国债;从净卖出方进行考虑,如果预发行的成交利率高于最后发行利率,承销商将直接承受损失,因此还不如选择接在投标时博取边际利率以赚取价差,因此净卖出方在预发行阶段可能会报出偏低收益率(贵卖),使得预发行市场缺乏买方力量,最终无法达成成交。承销商预发行中的主要卖出动机可能只是分担集中承销压力、而不是主动卖空博弈。加之国债期货可以对预发行交易起到一定替代作用,而近期国债期货市场极其清淡,也说明投资者对于该类远期交易缺乏热情。另一方面,由于新发国债将成为新的CTD,而国债期货市场刚刚起步,有预发行交易这一段缓冲期有助于该国债定价更加理性,使得国债期货套利策略更加稳定。
          信用展望:近日交易所资金面异常紧张,隔夜和7  天回购利率均大幅高于同期限的银行间市场。隔夜回购利率在周二甚至创下31%的历史高位。周三虽然在尾盘有所回落,但加权平均回购利率依然高于周二100BP。我们认为,造成交易所回购利率持续处于高位主要由于以下2  个方面:1、资金供给减少。在当前资金紧张的大背景下,机构都在“到处借钱”以维持杠杆,部分仓位较低的货币基金虽有余钱,但由于每笔融出资金量小且零散,因此通常选择配置同业存款等较为稳定的收益来源。因此,在资金紧张时,交易所的资金供给方主要是股票型基金和大的散户,造成交易所资金供给量与股票市场呈负相关关系。而从9  月27  日开始,股市一路上行,资金供给方融出意愿下降,实际上,交易所回购利率显著上升也正是从9  月27  日开始。2、资金需求不断上升。在交易所回购利率不断抬升的同时,交易所回购成交量也维持高位,近几日维持在日均2500—3500  亿,表明资金需求较高。主要由于:一是5  月以来中债登禁止了券商资管开立银行间账户,造成5  月以后成立的券商资管产品只能在交易所交易和融资,也解释了为什么近期跨市场企业债收益率与银行中票的利差一路收窄。二是中低等级信用债本身就很难在银行间作为质押券,因此,12  年以来,持有中低等级债券的仓位较高的机构不断将这类债券转托管到交易所,进行质押融资。而且,由于商业银行新资本充足率管理办法的实施,高等级在银行间质押也会耗用资本金,因此也逐渐被转托管到交易所,也解释了机构对交易所资金的需求从11  年以来就开始上升,12  年4  季度开始上升速度加快。综上,虽然银行间市场可以通过央行逆回购或定向操作实现资金紧平衡状态,但由于央行放款短时间内很难传导至交易所,因此,交易所市场资金很难得到缓解,而且未来若股市持续回稳,资金供给将继续恶化。而未来对交易所资金需求也会不断上升,因此,交易所资金价格将持续处于较高水平,显著高于银行间利率的情况将成为常态。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