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慧博手机终端下载!
位置:首页 >> 债券研究

研究报告:申银万国-除旧而尚未立新,资金和现券流动性风险齐增:银行间“季末效应”及未来市场风险分析-130603

股票名称: 股票代码: 分享时间:2013-06-03 14:00:25
研报栏目: 债券研究 研报类型: (PDF) 研报作者: 屈庆
研报出处: 申银万国 研报页数: 13 页 推荐评级:
研报大小: 529 KB 分享者: min****79 我要报错
如需数据加工服务,数据接口服务,请联系客服电话: 400-806-1866

【研究报告内容摘要】

          银行间传统的“季末效应”是如何形成的:近年我国商业银行存款稀缺性突出,2011年后表外理财快速发展,银行通过对理财产品的发行和到期时点摆布,形成季末到期资金回表、季月结束又流向表外的跨季节流动规律。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银行理财在季末形成大量的流动性需求,只能向银行内部的资产负债部门或者外部其他机构融入短期资金来解决,一般有同业借贷、债券质押回购或者债券代持等方式。http://www.hibor.com.cn(慧博投研资讯)季末资金与现券会在理财、自营部门及外部资金提供银行等多个主体之间发生跨季转移。但理财产品对存款或资金的总量影响并不显著,影响主要体现在分布结构上。
          “季末效应”下的货币市场:理财资金跨季往来使得过去两三年内季末时点上的货币市场产生周期性紧张,货币市场利率往往表现为先冲高后回落。从超储率波动看,季末市场资金紧张既有可能是资金总量上出现问题,也有可能是结构性紧张所致。理财资金先从理财流回表内,或向其他金融机构拆借,银行体系内资金总量没有因理财资金跨季流动而降低,然而季末资金的结构性失衡作用同样不可忽视。
          “季末效应”下的现券市场:一方面,季末现券市场存在货币资金压力的传导作用,高资金成本不利于债券杠杆;另一方面,季末因素可能导致现券在不同类型机构间进行跨季流动,例如在季末银行表外理财与自营及第三方机构开展的代持或买断式回购融资中,现券会在不同类型托管账户之间发生约定购回式转移。根据中债登“广义基金”及银行金融机构的跨季持债变化来佐证,反映代课理财的广义基金和银行机构在季月前后的持债行为相反,可能反映季末现券会从理财部门流向自营部门、而在季月后又从自营部门流回理财部门,这种现券跨季转移可能并非以真实交易为目的。
          今年债市监管:从今年四月份监管层规范债券代持、禁止理财账户与自营账户关联交易等后,银行间市场的资金、现券流动性已经大受冲击。四五月份的系列监管政策对银行理财影响甚至已远远超出之前8  号文。
          后期季末因素变化和市场展望:
          1)流动性问题突出:今年二季度末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到期安排仍延续之前的季末集中到期设计。监管层已明确禁止银行表外理财和自营部门的内部关联交易以及过券行为,银行理财以往应对季末流动性的常规途径可能已不再顺畅。传统表外理财与表内自营的债券质押式回购、代持交易无法直接通行,一旦银行理财丙类户不能和内部自营部门发生债券和回购交易,季末可能将面临承接资金障碍。
          2)目前银行理财的季末流动性解决方案:1)发行新产品争取产品对接;2)通过内部信用拆借方式融资;3)部分银行理财中同一个帐户下多个产品之间相互承接资产协调;4)寻求不同银行间的资产互换交易等。
          3)展望未来季末效应下的市场风险:理财季末资金和现券的传统跨季流动模式将可能发生改变。季末市场资金从原先理财部门与资产负债部资金部门的内部流动,变成从A  银行理财和B  银行自营部门不同机构间相互融通。目前,市场资金总量压力大于去年同期,后期季末的资金结构性失衡问题会变得更突出,进而有可能导致市场资金成本底部发生趋势性的抬升;现券流动性方面,监管限制理财与自营的过券及代持动作,使得市场现券流动性持续变弱,会加大当前现券市场特别是信用市场的调整压力。
          4)从理财本上的行业发展看:在监管禁止表内表外关联交易后。以往理财资金在季末到期回表充当存款——季后发行再度流出表外的运作模式可能会大受遏制。银行理财可能就没有条件再继续安排大量滚动发行的季末到期类理财产品,跨季类理财产品将更普遍,跨季产品期限适当延长,进而又会使得传统季末效应模式继续发生改变。

推荐给朋友:
我要上传
用户已上传 11,410,411 份投研文档
云文档管理
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反馈建议 招贤纳士 合作加盟 免责声明
客服电话:400-806-1866     客服QQ:1223022    客服Email:hbzixun@126.com
Copyright@2002-2024 Hibor.com.cn 备案序号:冀ICP备18028519号-7   冀公网安备:13060202001081号
本网站用于投资学习与研究用途,如果您的文章和报告不愿意在我们平台展示,请联系我们,谢谢!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06-1866 举报邮箱:hbzixun@126.com